人工智能学院与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开展“青春践社会,智慧话成长”
实践归来话感受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推动暑期社会实践从阶段性活动向长效化育人机制的转变,2025年10月22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与数学科学学院于江宁校区A210联合开展“青春践社会,智慧话成长”实践归来话感受活动。本次活动由两院技术培训部部长马洪姣主持,人工智能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石景圣老师出席以及2025级学生共同参加。

活动伊始,一段汇聚暑期社会实践精华的视频带领在场师生重温实践历程。视频聚焦残疾人信息采集的精准服务、乡村教育支援的温暖互动、红色文化传播的生动诠释、普通话推广的创新实践以及科研攻关的突破性成果,全方位展现了实践团队的社会担当与专业能力。同学们通过沉浸式观看,感受到了实践经历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双重价值。

人工智能学院“博爱通途” 残疾人信息采集团队分享人赵书悦同学,讲述了团队携手栖霞区残联,通过专项培训后采用 “线上核验 + 线下走访”的方式采集 300 余条残疾人的信息,构建数据库,为残联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支撑并获多方认可。

人工智能学院“LapinEX 灵兔共语” 科创实践团分享人詹孙萌同学,分享了其团队聚焦科技助残与产业升级,破解手语设备痛点,获多项竞赛荣誉与软著,并走访企业学习专利知识与技术利用,助力 AI 成果落地。

随后,数学科学学院杜泽元同学分享了三支团队的实践收获:“远见梦想家”团队赴江西支教 14 天,将 AI 技术融入课程,开设 AI 科普与心理辅导课,研发教学软件并签订了合作基地协议;“红色梦想家”团队组织科技红色夏令营,用AI 制作红色宣传视频,获评国家级团队;“四海同音”团队设计了特色推普课,结合便民服务的推广,凭扎实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国团队。

最后,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时间选题、团队协作、资源对接等问题向团队代表请教,现场交流氛围十分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强大力量。他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在专业领域精进,更要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学院与数学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体现了南特学子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的良好精神风貌。未来,两院将继续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投身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书写新篇章。

(文/马洪姣 倪欣雅 图/王宇涵 钱心怡 秦范娇 编辑/樊 琬 审核/丁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