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月实习工作启动以来,智能2211班的同学们陆续进入各实习学校,正式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初入校园的陌生与摸索,到逐渐适应校园环境、参与实际工作,每一位同学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初中部,同学们参加了见面会暨实习工作启动仪式,王副校长为同学们详细部署了为期三个月的分阶段实习工作,强调实习生应遵守纪律、适应身份,以教师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张书记围绕“立德、教书、育人”三大要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为同学们的实习生涯指明了方向。校领导与各学科负责人对实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期望,鼓励大家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同学们初步了解实习工作安排,与指导老师共同参观校园。
在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同学们重点观摩了七、八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了解到七年级以任务驱动夯实基础、八年级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探讨互联网架构等不同学段的教学策略差异。同学们还参与了信息科技组的集体备课,学习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并协助组织学生前往信息教室,在实践中提升课堂管理与组织能力。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监考、批改作业、维护机房设备等工作协助学校完成了社团名单录入、学生信息整理等教务任务,进一步熟悉了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管理流程。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的实习同学们,则更侧重于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参与了计算机网络维护、机房管理、数字化校园平台使用等实操任务。认真观摩信息科技课程,系统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等基础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深入了解中职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大家还承担了自习课看顾工作,协助维持课堂秩序、解答学生疑问,逐步熟悉班级管理的流程与技巧。通过本阶段的听课与课堂管理实践,同学们对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后续参与实际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校区,同学们深入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听课、备课、试讲等环节,同学们逐步掌握教学节奏。校区特别重视师德培育,通过专题讲座深化同学们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部分同学已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开始独立授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
在南京市华电中学,同学们由老师带队与该校顺利完成实习对接。华电中学校长向全体实习生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规范重点强调课堂管理、学生规范及师德师风等核心要求。带队教师与各学科组教师代表明确了实习安排与指导职责,建立了后续反馈机制。同学们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协助教师进行机房管理、软件调试与课堂辅助教学。
在南京市伯乐中学,同学们参加了升旗仪式,观摩了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切身感受学校的校风校纪。在听课学习中,大家重点关注信息技术课堂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运用,观察教师如何通过设问导入、互动讨论、视频助学等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为后续参与实际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教务处老师主持召开实习会议,详细介绍学校情况、实习任务安排,并为每位同学分配了带教老师。在带教老师的引领下,大家熟悉了校园环境、教学区域及信息科技实验室使用规范,为后续实习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实习期间,同学们积极参与听课学习,观摩初一、初二信息科技课程,认真记录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方法;部分同学还在老师指导下尝试授课实践,完成《互联网演变》等课题教学,并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此外,大家还参与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协助拍摄记录公开课、参与评课议课,并在课后承担了部分作业批改与学习反馈工作,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性化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的实习经历尤为特殊而珍贵。同学们在听课过程中接触了生活语文、绘画手工、康复训练等课程,并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辅助技术手段,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这一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因材施教的意义与教育包容性的重要。学习个别化支持、多媒体辅助等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并主动参与课后交流与业务研讨。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协助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学生活动组织与作业辅导,亲身体会特殊教育所需的爱心、耐心与专业素养,也为今后将教育技术更好运用于特教场景积累了实践经验。
除了学科教学,同学们还积极参与到各类校园活动中。有的协助组织军训汇演,有的参与节日庆典筹备,有的记录教研活动现场,还有的在校内座谈会上分享实习心得。这些经历让同学们更加理解“教师”这一角色的多元性与使命感。
通过本阶段的实习,同学们在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家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期待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同学们能继续秉持教育初心,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奠定坚实基础。(文/朱雨彤 图/实习生 编辑/杜文 审核/於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