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专业专家论证会

发布者:於晓庆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30

6月30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在博雅楼36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专家论证会。会议旨在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将来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做准备。会议由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仲珊主持,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及学院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研讨。


会议开始,陈仲珊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强调了人工智能专业在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随后,王立平副院长详细汇报了人工智能专业论证的制定背景、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安排,重点突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与应用结合”的培养理念。


在论证会的专家发言环节,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们结合学科前沿与行业需求,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建议,为学院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思路。

南京审计大学教学评估处处长郭红建提出,可依托学院现有科研团队(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方向),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案例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培养创新思维。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军指出,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依赖扎实的数学和编程基础,建议夯实基础,强化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增设相关等课程,同时通过“算法竞赛工作坊”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代码实现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义丰强调,AI技术正与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建议开设“AI+特殊教育”“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特色选修模块,并联合学校其他院系开发跨学科项目,推动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专家建议对接产业需求,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突出实践与职业素养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钱翼虎建议,分阶段设计实践环节:大一通过“企业开放日”认知行业;大二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片段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大三设置“校企双导师制”的学期项目;大四安排6个月以上对口实习,实现从学习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江苏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纪漩提到,企业更看重毕业生对主流工具(如TensorFlow、PyTorch)和云平台(AWS、阿里云)的熟练度,建议将“AI工程师认证”纳入学分体系,引入行业认证与工具链教学并联合企业开发《工业级AI项目实战》课程。多位企业专家共同强调,除技术能力外,需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沟通表达能力,可通过“模拟企业Scrum开发”“技术方案路演”等多样化考核形式进行训练。


针对专家建议,王立平副院长表示,学院将成立专项工作组,从三方面推进改革:课程优化平台建设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改进。此次论证会通过高校与企业的思维碰撞,不仅为人才培养方案注入了前沿性和实用性,也为后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学院将持续跟踪行业动态,动态调整培养路径,确保AI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陈仲珊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工智能专业。同时,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为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人工智能专业的申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后续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杜文 王立平 图/ 编辑/杜文  审核/於晓庆